0755-22726101

0755-82486034
时间:工作日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家观点
>重温钱学森理念 寻觅城市建设山水寓意

重温钱学森理念 寻觅城市建设山水寓意

发布时间:2012-11-03 阅读:(83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提起钱学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两弹之父,但殊不知,他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1990年,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

提起钱学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两弹之父”,但殊不知,他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1990年,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主张“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被园林界奉为我国传统风景园林理念和城市建设理念的重大突破。适值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山水城市”理念,并思考如何破解“园林如何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对当今中国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指导意义。

城市建设的山水理想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1990年,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理论构想,他说:“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微观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结合起来。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

在钱学森的理想中,“山水城市”不但强调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更重视建筑环境与人的身心状态的关系。“所谓城市,也就是人民的居住点或区域,也就是大大小小的人民聚集点形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人的社会活动需要形成的。”钱学森说。他要求城市给人们提供温暖、凉爽、有湿度和舒适的居室。钱学森设想在现代化的楼群里也可以设绿地园林,将每个小区建成人们和谐生活的乐园,人们生活在小区,工作在小区,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

这套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理论中,有很多极具前瞻性的想法同当今人们对城市建设的反思不谋而合。“钱老曾提出要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汽车,要做综合性社区,让人们不用出远门即可满足生活的需要,与现在城市的多功能城市中心和绿道系统及正在研究的相关设计非常吻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说,“城市是一个大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应该注重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契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不仅如此,钱学森在“山水城市”中的很多设想,即便放在当今也略显超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刘家麒表示,建山水城市需要依赖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家里办公,居住地即是工作地,城市无需再进行大面积的办公楼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除了居住空间外,城市的大部分空间都可以用于园林建设,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山水城市的理想。”刘家麒说。

映射在现实中的山水寓意

纵观我国近30年城镇化进程,强调效率优先给城市建设留下了诸多弊病,城市在飞速的建设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精神文明和生态特色。这也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反思共识。所幸,这种反思来得并不算迟,在近年一些城市的局部建设中,山水城市的理念正逐渐为学界应用到现实之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之初,便于北区设立了中国自然式的山水园林,由龙形水系把自然之美引入城市之中,同时又和中轴线、体育场馆形成了巧妙的结合变化,在设计中把自然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主题是‘通往自然的轴线’,就是把现在我们所崇尚的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以及城市的扩展、城市的建设融为一体,把文化的信息、精神的信息融入在城市建设之中。”胡洁说。

在大连旅顺临港新城核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山水城市的理念也得到应用。胡洁介绍:“在设计时,我们对周边地区生态格局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并对新城所在地块上的建设用地类型、用地数量结构及其相应的人类活动特征进行空间区分,分析城市人类活动对绿地系统的需求空间。最终,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需求补充,相得益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思路既能够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又可以给予当地人民幸福感,这是山水城市理念在规划思路中逐步解构与具体应用。我们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将城市建筑群与周边大规模的自然山水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个与自然相融合、延续千年的城市精品。”

带给学科研究的山水启迪

在采访过程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若将“山水城市”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并不十分严谨、完善,且缺乏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一套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但这正是需要后人从学科体系入手,进行不断丰富与完善之处。钱学森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引入风景园林学科进行分析,已经给风景园林界带来了新的启迪。面对当代城市的各种现代技术、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文化特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自如地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学界进行漫长而艰辛的探索。

在钱学森有关“山水城市”的论述中,无处不在强调着城市的体系问题。他认为,城市科学涉及包括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在内的诸多领域,必须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这需要我们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为新概念的园林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薇说,“并且以这些体制机制为基点,出台国家层面的新概念园林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城市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等等。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梳理区域地脉、文脉和绿脉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及每个城市的自身个性,绘制各类新概念园林城市的蓝图。”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认为,山水在我国有特殊的文化意义,钱学森的“山水城市”构想把山水诗和山水画融入城市本身就很有传统文化根基。因此,以此为理论指导进行城市和园林风景建设本身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尊重和弘扬。

新时代背景下的山水期望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园林与山水城市学术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将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念同“十七大”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向学界提出了3点希望。

一是传承创新、弘扬中国园林传统,夯实发展的基础。中国园林在长达数千年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框架,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被钱学森视为祖国的珍宝。传统园林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生态园林观的重要体现,是设计建造现代生态城市的基本准则,是传统城市生态化改造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模式。希望园林行业高度重视对我国园林传统的研究、发掘和传承,使其不断发展,夯实新时期中国园林的发展基础。

二是内聚外扩,立足生态文明,促进学科发展。201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被确定为工科一级学科,充分证明了钱学森对园林学定位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也必将给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要求风景园林工作者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学科的内涵,拓展学科的外延,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将生态规划设计和生态建设融入到风景园林的发展中,承担起新时期风景园林发展的新使命。

三是中西融合。结合时代主流,构建理想人居,山水城市富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了传统的哲学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理论,我们要不断发展完善山水城市的理论,整合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西方当代生态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通过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逐步实现山水城市这一远景目标,创造人文生态、自然生态高度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推荐阅读:

重庆万州九成以上市民满意森林城市建设

洞头县成为浙江省首个“海岛森林城市”

重庆通过专家组验收 迈向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城市

昆明全面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建设报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