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2726101

0755-82486034
时间:工作日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家观点
>牡丹江:释放“叠加优势” 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牡丹江:释放“叠加优势” 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2-11-03 阅读:(76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从情人节俏销的玫瑰,到春节前红火的花市,从母亲节的康乃馨,到病房里的花香一束,美化居室,礼仪交往,陶冶情趣作为社会文明的

从情人节俏销的玫瑰,到春节前红火的花市,从母亲节的康乃馨,到病房里的花香一束,美化居室,礼仪交往,陶冶情趣……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花卉已成了雪城人生活中一道掩不去的风景。花卉产业正是由此步步攀高,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社会投资的一大“潜力股”。

今年,我市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转变。一边是牡丹江生态条件优越,素有“塞北江南”和“天然植物基因库”的美誉。一边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牡丹江及周边地区对花卉的需求量不断放大。再加上,作为牡丹江的近邻,俄罗斯远东地区每年都要从我国的南方进口近60万美元的花卉。对于我市来说,如何让这些有利条件释放出“叠加优势”,加快推动我市美丽产业——花卉产业的发展,助力我市精品农业,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思考。

走在前面的“致富者”

4月29日,连续几天的春雨过后,气温明显回升,高启雨家的花窖正在通风练苗。在接到了八面通和吉林汪清两个老主顾的订花电话后,老高悠闲地在上网斗着“地主”。“这几年,花市行情不断看好,卖花基本上是等电话上门。”老高说。

1990年代初,提起花卉种植,不少人还停留在长春君子兰大起大落的记忆中,对于庄稼人来说,养花种草更是“不务正业”,而自小就喜欢侍弄花草的高启雨已经把它作为了致富门路。几年下来,凭借不到一亩的花窖,老高不仅雇上了人为他打工,他推“倒骑驴”走街串巷卖花的“事迹”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每每提起这事,老高总是一脸的自豪。

养花不仅让老高成为了“知名人物”,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如今,高启雨的花卉基地已经由原来的不足一亩花窖发展到现在的18亩越冬温室大棚,提起每栋大棚的效益,支吾半天的老高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相同面积的温室大棚,养花要比搞棚室蔬菜的效益高出2到3倍。

老高对于养花效益的“支吾”,在市农委总农艺师赵普昌那里变成了这样实实在在的数字--统计显示,2012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近300亩,所创造的产值却达到了1800多万元。

“牡丹江有着30多年经营花卉的历史。”赵普昌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市区及各县(市)的园林部门在种花养花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为全市培养了一批养花高手。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爱民区北安村、绥芬河市绥东村、宁安市大依兰村和海林市红星村四个观赏型花卉精品基地。而在加工型花卉上,全市用于加工食用色素的“万寿菊”,每年种植面积都在3万亩左右。

“精品农业首先品质讲究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从我市花卉产业的发展看,完全有条件成为牡丹江精品农业中的一员。”赵普昌说。

尴尬的“中间加工者”

近几年,在高启雨的带动下,北安村成立了养花协会,带动了全村十多户农民加入了花卉产业。但老高还是感到了一种“孤独”--对于全市来说,搞花卉养植的人太少了。

统计显示,2011年,全市从事花卉产业的农民不到1000人。同时,当年全市160万亩经济作物的产值已达到32.6亿,而花卉产业的产值只占了0.55%。

“高启雨的‘孤独’是由于我市花卉业在全国产业链条中处于‘二传手’--‘中间加工者’这种尴尬地位造成的。”赵普昌表示,我市花卉生产规模小,其中越冬花卉温室面积还不足100亩,我市许多从南方引进的观赏型花卉,在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的情况下就直接入市,许多花农也就由此成为了简单的“二传手”。

据初步估算,仅2011年,牡丹江花卉进货总值就超过了4000万元。一方面是不断放大的花卉市场,一方面是有着一定基础的花卉产业,为什么“高启雨们”仍感到“孤独”?对此,赵普昌表示,我市农民从事花卉产业要过“三道关”。

一是设施投入关。我市的无霜期只有135天左右,冬季寒冷漫长,光照严重不足,实际上每年能达到花卉生育要求的时间不足百天。我市花农要想进行全年生产,就必须建造高档次的节能型日光温室,但建造费用和运行成本高,收回投资时间长,普通花农很难承受。而在我市夏秋季节,露地上只能生产部分草本花卉和可以越冬的木本花卉,效益并不显著。

二是成本关。外地花卉的品种多成本低,扣除运费仍可获取较好的利润,而我市本地生产的成本高,特别是一些木本花卉要开展冬季生产必须加温和保温处理,许多商家一算账不如外进合适。

三是规模关。花卉种植是一个精细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力气活。而目前,我市花卉种植规模小,产业“体质”不强,全国花卉市场一有风吹草动,牡丹江就会跟着“感冒”,另一方面,受规模小的影响,许多花卉种植的新科技应用基础薄,新技术很难推广。

赵普昌表示,正是这三道门槛,造成了我市花卉产业种植方式传统,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牵动力弱,产业优势不明显,相关产业处于盲目发展的状况。

寻找雪城发力的“撬点”

如何让我市的美丽产业“怒放”?“高启雨们”与专家可谓见仁见智,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我市花卉产业的根本出路是向基地化、专业化、商品化转变,最终实现产业化。

赵普昌认为,我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花卉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花卉生产对城郊农民的产业调整、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为此,我市要做好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将牡丹江打造成全省的花卉生产基地,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整合,带动个体花农,形成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前景的花卉生产集团。

从结构上看,花卉产业大多由观赏型和生产型两种花卉构成。为此,专家表示,在产业发展上,我市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将生产型花卉的发展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探索在国道两侧连片发展甜叶菊等生产型花卉,将牡丹江打造成东北的“梦境婺源”,另一方面,在发展观赏型花卉上要大力推动规模化小区建设,在做好“南花北运”的同时,通过新技术,大力推动“北花南移”,充分发挥我市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本地花卉的竞争力。

“牡丹江的花卉产业太需要一个大花市了。”高启雨认为,目前我市花市存在着小而少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市可以在市郊和主要基地县建设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花卉经营市场,使本地产花卉可以相对集中,形成规模,以利于产品销售。

此外,专家还提出,未来几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花卉出口将呈逐步增加态势,这给我市花卉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此我市要发挥口岸优势,打好花卉“对俄”这张牌。严格按出口标准进行生产。通过建立科学、统一的花卉出口标准,加强我市出口花卉业的竞争力,建设花卉对俄出口“绿色通道”,搞好包装、冷储、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和检疫、检验、通关等各项服务,缩短流通时间,使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消费者手中。

推荐阅读:

黑龙江大庆花卉租赁生意好订单增加两成多

重庆城口:投资2000万打造2000亩花卉苗圃基地

天津: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即将投入运营

提高产量品质保持优势 感受荷兰花卉创新魅力

(来源:牡丹江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