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2726101

0755-82486034
时间:工作日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家观点
>乳企高速扩张埋下的质量隐患

乳企高速扩张埋下的质量隐患

发布时间:2012-11-03 阅读:(84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看点  针对日前广州市工商局公布光明产品菌落数超标一事,光明乳业7月23日晚公告称,菌落总数超标确有其事。这已经是光明乳业

 看点

  针对日前广州市工商局公布光明产品菌落数超标一事,光明乳业7月23日晚公告称,菌落总数超标确有其事。这已经是光明乳业一个多月之内第三次因质量问题发布声明公告了,其最新的解释是将问题归咎于运输和销售环节。

  对此,分析师认为,乳品行业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相互依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现在企业关注重点可能在上游的奶源和中游的生产环节,但对下游的控制力度有所欠缺。

  也有观点认为,光明乳业近年来快速扩张,对细节不够关注,以致近期接二连三出现问题。显然,对于光明乳业来说,如何在快速扩张中消除质量隐患,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月三现质量问题

  乳制品市场近期风波不断,就连知名品牌光明乳业也被卷入了质量安全的旋涡。

  近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结果,光明减脂芝士片、奶油两批次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柏林对媒体介绍,菌落总数是反映食品卫生状况的指标之一,菌落总数超标表明该批次产品卫生状况有问题。按国家标准,该批次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不允许出厂销售。

  更糟糕的是,这是光明乳业6月以来第三次被曝光质量问题。就在此前的6月15日,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随后光明乳业公告称,涉及产品目前正在送检过程中,出事产品的同批次产品均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紧接着在6月27日有消费者爆料称其购买的光明乳业产品“优倍”出现质量问题。光明乳业则声明称,相关批次的光明优倍奶混入了烧碱成分,并已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产品全部召回。

  而7月23日,光明乳业也对最新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回应,其新闻发言人龚研奇表示,此次检测出的问题产品只局限于广州市场,并不影响全国其他地区该产品的正常销售。并且公司已经对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同批次产品进行了下架回收。

  运输销售环节堪忧

  对于摆在面前的质量问题,光明乳业的最新解释是归咎于运输和销售的环节。

  龚研奇就表示,公司发现问题后马上进行了过程原因分析,发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我们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对市场上的同批次产品进行第三方送检,结果均为合格。 ”

  而综合分析近期的3起质量风波,有乳业分析师对媒体表示,光明出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与管理有关系。此次的问题出在了流通环节,在包装、长途运输当中出现泄漏等都可能产品变质,但也不排除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比如管理上的疏忽,或者是质检员个人失误等,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其实,乳品行业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相互依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产品的下游控制对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但当下却成为了相对薄弱的环节。比如,乳业产品需要通过经销商进行分销,可一旦企业将产品发给了经销商,企业对于产品的监管就出现了盲区,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也有分析人士就此表示,“现在企业整顿的重点可能在上游的奶源和中游的生产环节,可能下游的力度差一点。产品销售后的有些环节做得不到位,企业要改善加强管理,将漏洞补上。 ”

  高速扩张埋下隐患

  对于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光明乳业日前在公司官网上公开致歉,就近来大家关心的几项事情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不仅详细介绍了3起质量问题产品的处理进展和最新权威调查结论,并详细告知公司的整改措施,同时再次恳请广大消费者、媒体、政府及监管部门、社会各界对公司继续严格监督,帮助光明乳业持续改进提升。

  虽然光明乳业态度上佳,但公司在短期内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其品牌如何保证质量,市场份额如何扩大,都在考验着光明乳业。 7月23日,光明乳业在A股市场上开盘就跌了4.62%,最终收跌1.61%。二季度基金季报也显示,基金大幅减持了光明乳业 3366.41万股,减持比例高达72.7%。仅剩下3只基金持股仅1000余万股。

  眼下投资者似乎不看好光明乳业,但事实上,近几年恰恰是光明乳业快速增长的时期,平均增幅在20%左右。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营业总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23.16%,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1%。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正是光明乳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在细节上的不够关注,以致近期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

  相关专家就表示,由于蒙牛、伊利多年高速扩张后,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近年来也开始主动放慢了扩张速度,并且主动退出了部分市场,蒙牛近期就主动清理出数百家贴牌生产商。相反的是,光明乳业急于抢占两大乳业留下的市场空间,加快了发展速度,而这个过程极易产生问题。

  显然,对于光明乳业来说,如何将快速扩张带来市场份额不被质量问题无情地吞噬,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